送货至:

 

 

全面解析 LDO 电源 PCB 设计关键要点

 

2025-07-12 09:29:57

晨欣小编

一、LDO基础概念及工作原理简述

LDO是一种线性稳压器,其核心在于用一个功率晶体管控制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压差,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。LDO的特点如下:

  • 低压差: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压差可低至几十毫伏;

  • 噪声低:相比开关电源,输出电压纹波极小;

  • 响应快:能快速响应负载变化,适用于高灵敏度系统;

  • 应用广泛:广泛应用于通信、医疗、工业控制、便携设备等领域。

LDO看似简单,但其在PCB板上的应用设计却不可忽视,尤其在电源完整性(Power Integrity, PI)设计日益重要的今天。


二、LDO PCB设计中的关键布局原则

1. 输入输出电容布局

LDO的输入输出电容(Cin和Cout)对其稳定性有直接影响:

  • 靠近LDO本体放置:应将Cin和Cout尽可能靠近LDO的输入和输出引脚,避免因布线过长引发寄生电感。

  • 低等效串联电阻(ESR)陶瓷电容优先:大多数LDO推荐使用X5R或X7R材质的MLCC陶瓷电容,确保低ESR,提高响应速度。

  • 稳压响应优化:根据芯片厂商推荐值布置Cout(如1µF、4.7µF、10µF),避免输出震荡或稳定性下降。

2. 接地(GND)处理

  • 单点接地设计:输入、输出电容及LDO芯片的接地应尽量连接到同一个接地平面上,减少回流干扰。

  • 短路径连接:GND引脚和电容接地之间路径应短而宽,降低地回路电感。

  • 地环最小化:避免在LDO周围形成大面积地回路,减少EMI。

3. 热管理与散热设计

虽然LDO的工作效率不如DC-DC,但在低功率场合仍可接受,但其功耗全部以热量形式释放,因此:

  • 合理计算热功耗:功耗 = (Vin - Vout) × Iload;

  • 使用大铜皮散热:将LDO的热焊盘(Thermal Pad)与大面积铜皮连接,可布多个过孔连接到内层或底层散热;

  • 保持空气流通路径:在密集区域尽量避免热堆积,必要时加散热孔。

4. LDO与敏感模拟器件的相对位置

由于LDO输出纹波小,常用于模拟前端供电,如ADC、DAC、OP放大器等。

  • 尽量靠近模拟负载布置LDO:减小电源回路面积,降低线损与噪声。

  • 远离高频干扰源:LDO应远离时钟、电感、DC-DC等高频切换器件,防止干扰耦合。


三、布线(Routing)细节要求

1. 电源走线宽度计算

电源走线不能随意布线,应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的线宽,例如1A电流对应标准1oz铜箔时,线宽建议不少于20mil。

可参考IPC-2221标准计算:

复制编辑线宽(W) ≈ 电流 × 电阻 × 长度 / (电压降 × 电导率)

2. 输出线必须低阻抗

输出电源线需避免绕行、走窄线,增加压降或耦合干扰风险。推荐如下:

  • 使用直线走向连接负载;

  • 可布多层走线或铺铜加宽

  • 减少过孔,避免电源阻抗增加。

3. 信号隔离

LDO输入输出线路中如有反馈或使能(EN)等控制信号,应保持与主电源路径合理隔离,防止寄生耦合引发振荡或误动作。


四、LDO相关器件的选型建议

1. 电容器件选型

  • 使用高质量陶瓷电容(X5R、X7R);

  • 根据芯片推荐的最小值选型,适当冗余以增强稳定性;

  • 考虑温度漂移和DC偏置下的实际电容下降。

2. 保护元件选型

  • 在输入端串联TVS二极管或ESD抑制器,保护LDO免受浪涌损坏;

  • 输出可加小电感+RC滤波器,抑制高频噪声(特别是供给敏感ADC等场景);

  • 加入软启动功能(若芯片支持)避免冲击电流。


五、常见设计误区与优化建议

常见问题

原因分析

优化建议




LDO发热严重

负载过大,压差过高

降低Vin-Vout压差或换用DC-DC

输出不稳定

Cout不足或ESR过低

调整电容值或改为合适ESR

干扰耦合

路径设计不良,靠近高频源

加强隔离、使用地屏蔽

PCB布线过长

输入输出回路阻抗过大

优化布局,缩短布线距离

六、LDO在不同应用中的PCB设计案例

案例1:LDO为MCU供电

  • 输入电压来自USB 5V,LDO输出3.3V;

  • 输出路径直接连接MCU VCC;

  • 加入1µF+4.7µF输出电容并联,提高动态响应;

  • LDO靠近MCU,减小布线。

案例2:LDO为模拟前端(如ADC)供电

  • 电源路径做成“星形拓扑”;

  • 使用π型滤波器前级净化输入电源;

  • 加入LDO后再供给ADC,以降低噪声底;


七、总结

LDO作为线性稳压器,在低功耗、低噪声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然而,LDO的PCB设计并非简单的“放个电容就完了”。只有从元件布局、布线结构、热管理、电源完整性等方面科学考量,才能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。

在现代PCB设计中,LDO不只是“辅助供电”的角色,更是系统可靠性的保障者。


 

上一篇: 薄膜电阻与厚膜电阻的差异及应用场景
下一篇: 什么是 qsc 功放,qsc 功放的知识介绍

热点资讯 - 技术支持

 

全面解析 LDO 电源 PCB 设计关键要点
工程师必看:电阻选型的五大关键指标
全面了解功率半导体 MOSFET 的奥秘
什么是腐蚀电位,腐蚀电位的知识
电气隔离是指什么电气隔离方法包括哪些
全面解析 GPS 测量仪器 的使用流程
CBM1117 线性稳压器的工业级电源管理方案
导热膏的作用及使用方法
导热膏的作用及使用方法
2025-07-10 | 1265 阅读
收起 展开
QQ客服
我的专属客服
工作时间

周一至周六:09:00-12:00

13:30-18:30

投诉电话:0755-82566015

微信客服

扫一扫,加我微信

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